今年冬至餃子店忙翻了,點餐高峰外賣不接單
南京市張府園的一家手工水餃店已經忙碌起來,門口的有二三十人排隊,隊伍足有七八米長。
“買點兒回去意思意思。”排隊的市民樂呵呵地分享哪種餡的更好吃。“其實水餃哪里都有,但是今天過節,就吃點好的。很多口味家里都包不出來。”“4個人吃30個,夠不夠?”“我去年就在這家買的,今年繼續來。”水餃店的老板還特地掛上了“吃餃子團團圓圓過冬至”的紅色橫幅。
中午12時,吉兆營的一家東北水餃店,正是飯點最忙碌的時候。
至少有20桌人坐在露天的餐桌上,為了吃上餃子,他們可都不怕冷。他們的手里還捏著一張“愛的號碼牌”等待著水餃上桌。“基本上所有口味點了一個遍,等了一個小時呢!”牛肉餡、三鮮餡的水餃或許在今天這場“冬至水餃比賽”中排行前三。而人們的餐桌上,除了水餃,還有剛斬的鴨子、鍋貼、鹵味兒等。
除了等待的市民以外,在水餃店門口排隊等餐,望眼欲穿的還有另外一群人——外賣小哥。一位小哥打趣道,“原來中午兩個小時能送40多單,今年只能送20單,其他時候都花在等水餃出鍋了!但是過節嘛!下午人少的時候,我再來吃。”“現在吃還要等一小時!”老板吆喝著。
著急的不只是里的客人,點外賣的顧客也心焦。市民王先生就在App上點了這家的外賣,“外賣不接單了!我剛剛下樓,去單位食堂,一定要在冬至吃上餃子。可去食堂一看,已經賣空了……”他有點惆悵,“中午是吃不上餃子了,晚上早點叫外賣,今天務必吃上餃子。”
下午1時,紅廟的一家水餃店。
不少沒叫上外賣的上班族,跑到了店里來吃餃子。“早上十點就叫了外賣,沒想到快12點了被取消了,小哥說實在排不上。”一碗冒著熱氣,飄著蔥花的水餃湯,治愈了打工人的胃。“冬天不端餃子碗,凍掉耳朵沒人管。”后廚里,四五個工人手指飛快地、挖一勺餡放在昨晚就備好的餃子皮上,再沾上一圈水,大拇指和食指交錯著捏上造型。餃子一個挨一個地下鍋了。“不知道今天賣了多少,30、40斤肯定有,這都不夠賣的。”老板樂得合不攏嘴。“今天冬至,當然要吃水餃啊!”
熱鬧的除了排不上隊的水餃店,在朋友圈和微博上,網友展開了到底是吃水餃還是吃湯圓的討論。在北方,餃子是冬至的標配,而在南京,早些年人們更喜歡在這一天,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,寓意其樂融融、團團圓圓。還有小伙伴表示,在冬至這天,家里還會有雞湯、豆腐……總歸會是一頓回憶滿滿的大餐。冬至大如年,人間小團圓。冬至時節,無論你是按照習俗來上一碗餃子或湯圓,給自己的生活安排一個儀式感的同時,也別忘了給遠方的親人打個電話,一聲問候是他們最溫暖的牽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