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小的梅干菜烤餅,如何做成億元的大生意?
2023-06-29 21:04:38
重慶火鍋底料批發,重慶火鍋底料廠,火鍋店專用底料,重慶火鍋底料,重慶振業食品廠
前不久,紅餐網在杭州千島湖地區游玩時發現,在一些夜市上,以及餐飲店、大型商超內出現了不少特色小吃。其中,一款“梅干菜烤餅”出現的尤為頻繁。
問詢當地人后才知道,該款梅干菜烤餅出自于千島湖當地的一個網紅品牌“秋蓮媽媽”。熟悉秋蓮媽媽的餐飲人士則向紅餐網透露,秋蓮媽媽的業務已遍及全國,光2022年一年就賣出了1000萬張餅,年收入近億元。
這么一款看似平常的烤餅如何造就了上億的大生意?秋蓮媽媽又有何來頭?
01.一年賣出1000萬張餅、營收近億!
秋蓮媽媽是誰?
如果說淄博燒烤是由全國網友帶火的,那么這款來自千島湖的地方特色小吃“梅干菜烤餅”在全國的走紅或多或少有秋蓮媽媽的功勞。
2015年前后,國內興起了一陣全民創業浪潮,一群高知份子在洞察到萬億餐飲業的商機后,開始跨界進入餐飲領域。這其中也包括從浙江大學能源系畢業,在當地建筑設計院工作了近4年的潘雁南。
2015年,潘雁南毅然決然辭去了設計院的工作,與自己的兩個發小攜手開設了一家食品類公司,希望將家鄉的特色小吃帶向全國,“秋蓮媽媽”品牌也由此創立。
一開始,秋蓮媽媽主要出售千島湖的特色小吃——粽子。因為產品品質過硬、味道好,很快就打開了銷路。據了解,第一年,秋蓮媽媽就賣出了20萬個粽子;到了第二年,秋蓮媽媽賣出的粽子已接近100萬個,銷量足足翻了5倍之多。
粽子生意風生水起,秋蓮媽媽又有了新的想法。考慮到千島湖的特色小吃種類繁多,秋蓮媽媽創始團隊逐漸萌生出開餐飲店的想法。很快,第一家“秋蓮媽媽”小吃快餐店開業了,店內除了粽子,還賣梅干菜餅、炒飯、米粿等具有千島湖特色的小吃。
2019年,秋蓮媽媽一口氣開了4家門店,生意都非常火爆。而巔峰時期,秋蓮媽媽在江浙地區共開出21家餐飲店。
“秋蓮媽媽第一家餐飲店從開業到收回20多萬元的投資成本,僅花了短短4個月。其中梅干菜餅尤為受歡迎,幾乎每一位進店的客人,都會點這一小吃,外賣銷量也穩居商圈第一,店內時常出現排隊購買的盛況,復購率基本能保持在75%以上。”秋蓮媽媽聯合創始人潘雁南向紅餐網講述道。
根據秋蓮媽媽方面透露的數據,截至目前,其實體餐飲店就餐人數已累積達到550萬人。另外,秋蓮媽媽還對爆款產品——梅干菜烤餅進行了標準化生產,并在零售端進行投放。而就是這么一款看著不起眼的烤餅,在過去一年的銷量達到了1000萬張,實現營收近億元。
如今,秋蓮媽媽已經從一家小小的食品廠發展成為了一家集研發、生產、銷售為一體的多元化餐飲食品公司,也是自主研發、生產梅干菜類預制菜產品的供應品牌。
02.小小梅干菜燒餅,何以成就億元大生意?
如何將看著不起眼的一張餅,做成了近萬億的大買賣?
任何一個品牌的走紅,都絕非偶然,秋蓮媽媽亦是如此。
1、使用優質食材,自建中央廚房和配送體系
“好食材才能做出好味道。”在提到自身產品特色時,秋蓮媽媽一直都強調著這一點。
據了解,秋蓮媽媽精挑細選了制作梅干菜餅所使用到的原材料,比如所用的水是取自千島湖的天然礦泉水,肉是山豬肉,菜則取自千島湖高山梅干菜。
另外,產品要實現在零售端的投放,就勢必要保證穩定供應。這方面,秋蓮媽媽自建了中央廚房和配送體系。中央廚房在完成產品制作時,主要用到了自動化烤餅設備。據了解,該套設備是秋蓮媽媽花了將近三年的時間,前后耗資300多萬打造而成,目前能夠完成梅干菜餅大約80%的制作過程,日產能能達到10萬個,成品冷庫可存放100萬個烤餅。
通過標準化的工業制作技術,高度還原了梅干菜餅本身的味道,也實現了標準化和口味的穩定。
2、鋪設多個渠道,注重線上流量積累
過去幾年,疫情期間,堂食生意遇阻。秋蓮媽媽團隊很快調整戰略方向,開始了多渠道投放的策略。其不僅開設了兩家旗艦店,還成功簽約了物美、三江購物、大潤發、盒馬鮮生、世紀聯華等大型商超品牌。
同時,面對社區團購、抖音、小紅書等線上渠道,秋蓮媽媽也緊隨趨勢,做相應地推廣,不斷提升自己的品牌聲量。如今在小紅書、抖音,秋蓮媽媽的種草筆記和視頻數量累計已突破1000+。
前不久,秋蓮媽媽還直接邀請了羅永浩、王祖藍等直播大v帶貨,1分鐘賣爆10萬單,刷新品牌線上銷售記錄。
3、BC雙輪互驅,對門店模式進行迭代和創新
與傳統的餐飲品牌不同,秋蓮媽媽以工廠起家,在B端有著天然優勢,只不過后來在餐飲線下門店的開設過程中,又與C端建立了深度聯系。
為了將BC兩端鏈接起來,形成穩固的商業閉環,秋蓮媽媽對其商業模式進行了創新升級,開創了一套品牌獨有的“BC端雙輪驅動”打法。
所謂BC端雙輪互驅模式,即打造“商超+衛星店+本地電商+實體門店”四位一體的商業模式,讓B端的渠道商和C端的合伙人互相帶動,促進市場消費。
其中,社區衛星店模型尤為引人關注。
該模型是指秋蓮媽媽將定制烤箱、戶外餐車設備、產品供應鏈免費投放給到商家或者創業者,輔以簡單的產品教學后,商家或創業者即可標準化完成秋蓮媽媽梅干菜餅烤餅的全部工藝,突破傳統燒餅需要專業制作技藝、深加工以及烤箱等設備烤制出的產品口味不一的市場痛點。
通過這種獨特的銷售模式,秋蓮媽媽可以向餐飲店、食堂、影院、便利店、水果店、棋牌室等場所全面鋪開,滿足更多食客的需求。
如今,無論是夜市小攤位,還是移動戶外餐車,憑借秋蓮媽媽的獨特模式,都能完整復刻出秋蓮媽媽梅干菜小攤。
03.推合伙人招募計劃,秋蓮媽媽要做“中國人的披薩”第一品牌!
中國的小吃種類多樣,口味豐富,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,也成為了傳播當地美食文化,甚至是中國特色飲食文化的載體。近年來,沙縣小吃、麻辣燙、螺螄粉等一批地域小吃的蓬勃發展,滿足了大眾消費者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外,隨著這些地域小吃品牌的足跡邁向全球,也向海內外展示了中華美食文化的底蘊和實力。
而秋蓮媽媽自創立以來,也有著一個愿景——將梅干菜烤餅帶向全球,做“中國人的披薩”第一品牌。
為了加速實現這一目標,秋蓮媽媽如今也推出了新的策略。
據潘雁南透露,今年下半年,秋蓮媽媽將在千島湖開設新的工廠,為夯實后端供應鏈實力打下更堅實的基礎。
此外,秋蓮媽媽還將推出全新的合作模式,面向全國招募300位區縣級聯營合伙人。
按照潘雁南的說法,秋蓮媽媽聯營合伙模式投資少,毛利高,而且場景更加豐富,收益方式更靈活。具體表現在:
1、開設小而精的線下餐飲店,最快3-6個月回本
據了解,今年上半年,秋蓮媽媽新推出了小而精的線下門店。這些門店普遍在20-50平米之間,使得前期的投入成本降低。
以其最新升級的旗艦店為例,這家店大約20平米的門店,除了前期的房租預付在4萬元左右,裝修、設備、原料等,總的開店投資成本也不到10萬元。
在具體的經營層面,這些門店的SKU已精減至十幾個,但豐富度不減。除了爆款產品梅干菜烤餅外,還有招牌炒飯、餛飩、面、小吃、甜品等品類,可覆蓋早、中、晚,下午和宵夜的全時段,面向的人群更廣泛。

此外,將所有餐具換成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,減少了洗碗的環節,能進一步壓縮人工成本。
據了解,相比于傳統的大店,升級后的門店模式總的經營成本最多可以縮減至50%以下。門店面積小、投資成本低,在加上產品標準化程度高、出餐效率快,一般情況下,這樣的店面,3-6個月即可回本。
“我們總部的旗艦樣板店也是今年新推出的小店,該店目前線上線下零售單月能達到10萬元左右的營收,門店綜合毛利在70%左右,依此來推算,合伙人如果開類似店面,毛利年收益預估可以達到84萬元。”潘雁南解釋道。
2、開拓社區衛星店,獲取中間的差價收益
前面也提到秋蓮媽媽還推出了社區衛星店的特殊店型,針對此店型,合伙人只要在便利店、商超、餐飲門店、KTV,影院、社區食堂、酒吧、企業大堂、棋牌室等任意渠道鋪設定制款秋蓮媽媽烤箱,就可獲取中間的差價收益。
潘雁南也給我們算了一筆賬。其表示,按照目前市場統計的數據,單個社區投放店日銷售梅干菜餅數量大概為30-200個,假設合伙人免費鋪設秋蓮媽媽梅干菜餅烤箱進入50家社區衛星店和商超,按每個社區衛星店日銷售30個餅計算,那么合伙人的收益一年也能達到30多萬元。
3、招募代理商,可享受合作費用和供應鏈的雙重收益
除以上盈利模式外,秋蓮媽媽的區域合伙人還可以通過招募線下代理商獲得合伙收益。與此同時,合伙人還能向其招募的代理商供貨,從而獲取供應鏈的收益。
目前,秋蓮媽媽還推出了面向首批合伙人的重磅政策,比如前50名合伙人名額可享有合作費用按進貨額全返政策,首批合伙人推廣社區衛星店可享有200元每臺每店的市場推廣補貼。
“無論開設城市中心店,還是拓展社區衛星店,即便只是在門店里投放一臺設備,每一筆訂單,每一張餅,我們都希望讓聯營合伙人能從中獲益。如今耗費心思打造這樣一套獨特收益模式,也是希望將梅干菜餅這一地方特色小吃打造成全國,甚至是全球知名的小吃。”潘雁南如是說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