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開始上線外賣,摸不著門道,怎么辦?請個外賣代運營吧,沒想到這才是噩夢的開始
2019-02-27 21:49:31
重慶火鍋底料批發,重慶火鍋底料廠,火鍋店專用底料,重慶火鍋底料,重慶振業食品廠
如何選擇外賣代運營?火鍋底料批發肯定找重慶最出名的火鍋底料,重慶火鍋底料代加工廠或者重慶火鍋底料代工廠,誰知道重慶火鍋底料廠哪家好?魚火鍋底料批發和麻辣火鍋底料批發在哪里可以批發到?

如何選擇外賣代運營?
外賣代運營就像是硬幣的兩面,一面是對餐廳外賣生意實打實的提升,另一面則是亂象叢生,如今外賣行業的利潤越來越低,到底還該不該請代運營?餐廳應該如何選擇代運營品牌?
1 切莫貪圖小便宜
有些外賣代運營一個月只收一千塊左右,這種廉價的代運營商大多是請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,一個人運營10多家店,每家店都糊弄糊弄,成功的話后續可以吃利息,失敗就換一家。
對于外賣運營商來說,一家餐廳只是一個客戶,但對于餐廳老板而言,餐廳就是自己的全部, 幾十萬開了家店,結果被代運營商當做小白鼠弄死了,所以餐廳老板切莫貪圖小便宜,一分錢一分貨,還是要選擇有經驗、正規的外賣代運營公司。
2 不能只看成功案例,匹配才是關鍵
每家代運營公司在簽訂合同前,都會將自己之前的成功經歷細數一遍,但過去的成功不代表可以在你身上復制。
每家餐廳都有著自己的“個性”,規模、品類各不相同。有些代運營專門擅長于服務連鎖品牌,有些則專注于服務中小型餐廳;有些代運營擅長運營飲品店,有些則擅長運營快餐店,餐廳老板在選擇時,要結合自身品牌特色,選擇最為適合的代運營商,讓代運營“對癥下藥”。
3 前期跟著學,后期自己跑
如今外賣行業的成本非常高,對于餐廳來說,將外賣長期委托給外賣代運營已經成為了一種過于奢侈的選擇。
與外賣代運營的合作應該是階段性的,前期委托業務并不斷學習,后期逐漸舍棄“拐棍”。
如今外賣行業的競爭過于激烈,留給餐廳的試錯空間過小,這就需要外賣代運營幫助,在于代運營的合作過程中,餐廳老板應該積極學習外賣運營知識,在進入正軌后逐漸轉為自行運營。
按照外賣代運營的經驗來看,一般外賣店鋪的進店率超過同行5%以上,下單率超過同行15%以上,基本上就不再需要做任何的推廣支出,依舊可以平穩增長,這兩個數據達標后,也意味著餐廳的外賣業務走向了成熟。
“我家外賣店單量少,代運營自己找上門來,跟我說保證日單量過百,我就信了!”
“交了6000塊錢,卻只是不停地讓我花錢搞活動,打折、送飲料、做滿減!”
“最后,單量雖然是上來了,但生意卻虧本了!再想找代運營卻發現微信不回、電話不接,錢也沒影了!唉……”
這不是個例,不僅僅是小店,還有很多連鎖餐飲品牌的老板也跟我們吐槽。
那外賣代運營到底是坑還是機會,該不該找外賣代運營呢?
2800元請外賣代運營, 一單才收3塊多,虧得想跳樓!
鄭州的岳老板開了一家飯店準備做外賣,但是不懂得定價和做活動,剛好有家代運營公司聯系了鄭老板,表示幫忙可以做代運營,保證不會虧本,每月2800元就能保證日單量達到50單,鄭老板覺得很劃算,就簽約了合同。
但萬萬沒想到,一個月下來,每天的訂單量最多不超過15單,代運營的定價也讓鄭老板虧本。
“一葷一米飯一湯,這單才收了三塊多!”
“要是像你們這樣做,連成本都保不住,我干脆從樓上跳下去,還花錢找你們干嘛?”
雖然外賣代運營公司最后退還了岳老板2500元,但岳老板的生意虧損卻無處討要。
類似這樣的外賣代運營商還有很多,這些人憑借一張嘴入行,每月拿著餐廳的底薪,領著餐廳的分成,一旦出現問題也不承擔任何責任。
亂象叢生的外賣代運營行業
2018年,外賣行業累計入駐商家數量突破了300萬家,市場規模突破3500億元,根據相關數據顯示,外賣門店每個月的閉店率接近11%。
龐大的市場,激烈的競爭,外賣商家想在市場中分一杯羹,店鋪的運營就顯得尤為重要,但很多餐飲商家都缺乏線上的運營經驗。
如何吸引用戶?如何設置減免活動?如何處理客戶投訴?如何提升排名?
最早做外賣的“資深者”站了出來,利用自身的經驗幫助餐廳,外賣代運營行業也因此而生。
但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,因為入行門檻不高,市場龐大,所以很多不具備專業素質的“投機者”也進入了行業,經過他們的“瞎攪合”,原本收益微薄的外賣行業更難賺錢。
1 只沖單量,不顧餐廳成本
代運營和餐廳在簽訂合同時經常以單量為指標。
因此,很多代運營就變成了為了單量而運營,絲毫不顧餐廳是否盈利。
代運營美名其曰是為了給餐廳培養市場,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,送飲料、做滿減、打折,經過這樣一番折騰后單量確實提升了,但餐廳卻從原本的利潤微薄變為了“賠本賺吆喝”,一旦活動停止,立刻“打回原形”。
餐廳希望的是收益穩步增長,而外賣代運營則一心為了完成目標單量, 這成為了餐廳與代運營商間難以調和的“矛盾”。
2 剛畢業就敢做,一人運營10家店
現在市面上的代運營專員大多是應屆大學畢業生,僅僅通過一兩周的培訓就能上崗操作,一個人在一個月里要同時經營6-10家餐廳。
這些“速成”的外賣專員缺乏對餐飲和外賣行業的研究,僅僅憑借著培訓學到的套路,套用在餐廳上。
產品特色、所處地域、消費客群,每家餐廳都有這自身的特色與問題,如此千篇一律的運營很難為餐廳帶來有效提升。
3 反復收費,圈完錢就“失聯”
有些餐廳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代運營服務后,發現并沒有取得想象中的效果,于是找到代運營商家質疑。
外賣袋運營商家則以市場培育期、菜品需要提升等說法進行推脫,要求商家再次繳費,享受“升級”服務。
升級是假,圈錢是真,反復的繳費換不來外賣生意的提升,交錢之前說得天花亂墜,交錢后服務完全跟不上。
甚至一些無良代運營商家圈錢后就“失聯”,期間提供的虛假電話和地址讓餐廳投訴無門。
無良代運營商在出問題后選擇“失聯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