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倍一反常態頻頻向中國示好,打什么鬼主意?
支持率雪崩式下滑,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終于坐不住了。自東京都選舉慘敗后,各大日媒的民意調查均得出了支持率降幅達10%左右的結果,且巨大降幅還在持續,甚至跌破30%,幾乎為安倍政權亮起了紅燈。
然而安倍近來一系列的補救措施也無力回天,G20刷存在感失敗,內閣改組前景黯淡,加計學園丑聞不斷發酵……如今,他又將目光投向中國,頻頻向中國示好,中日關系能否成為拯救安倍的最后一根稻草?
安倍深陷四面楚歌
“形勢相當嚴峻”,日本自民黨的干部充滿了危機感。
日本多家媒體進行的調查顯示,安倍內閣的支持率全部刷新了2012年第二次上臺執政后的最低記錄。
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7月10日的記者會上強調,對于支持率急速下滑,“我們真誠地接受國民的聲音”,提出將經濟復興作為最優先課題,強調“希望穩步推進,使內外諸多課題逐個得到解決”。
為應對政權危機,安倍提出在8月初實施內閣和黨內人事調整,知事此前介紹過,剛剛上任一年的女防長稻田朋美,可能成為安倍第一個“開刀”的對象。
這招真的管用嗎?共同社的最新民調顯示,針對這次改組,高達57%的民眾表示“不期待”。相比之下,表示期待的民眾只占41%。
民眾舉行的要求安倍下臺的游行示威活動
前行政改革擔當大臣村上誠一郎16日參加富士電視臺一檔新聞節目時指出,安倍在人事任用上一直只用“三種人”:朋友、想法一致的人和只會說“是”的人。
不僅是黨外人士質疑,就連自民黨內也有聲音表示,如果基本架構不編,黨內人事調整后仍欠缺新元素,也未必會帶動支持率上升。
況且,問題不只是出現在內閣。如果說安倍違歷史潮流強行修改和平憲法已經失去了一部分人心,近期“森友學園”到“加計學園”更是讓安倍丑聞不斷。
日本民進黨干事長野田佳彥在7月10日的記者會上提到,加計學園等問題等是造成內閣支持率下降的主要原因,指出“對首相的信賴感在大幅減弱”。日本共產黨書記局長小池晃在記者會上也表示“多數人對不容許提出不同言論的政治姿態感受到了危險”。
頻頻向中國示好
在內政上屢屢受挫的安倍,將目光轉向了外交,近來,他積極靠攏中國,頻頻示好。
G20期間,中日兩國領導人舉行會晤。菅義偉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說,這次會晤是“朝著進一步改善日中關系的方向,實現了沒有顧忌的意見溝通,是非常充實的會晤”。
《日本經濟新聞》評論稱,對于因東京議會選舉自民黨慘敗而面臨逆風的安倍政權來說,外交是得分來源,安倍認為改善與中國的關系將有助于重振外交。
6月5日,安倍在東京都內發表演講,針對中方的“一帶一路”倡議,在提出附加條件的同時,表示“希望不斷展開合作”。這是經過日本外務省和首相官邸協調的演講,但越來越多觀點認為,演講內容明顯反映了希望突出合作姿態的首相官邸的意向。
日本自民黨干事長二階俊博曾對周圍人士氣憤地說,“第二大經濟體就在旁邊卻不展開交流,這算怎么回事”。
此外,作為安倍的首席秘書官,今井尚哉也陪同二階出席了5月在北京舉行的“一帶一路”國際合作高峰論壇,向中國方面傳遞了改善對華關系的信號。分析認為,以日本銀行(央行)實施的大規模貨幣寬松和財政刺激為基礎的“安倍經濟學”已顯現出難以為繼的跡象。在此背景下,二階等認為為了確保日本企業的商機,改善與中國的關系不可或缺。
安倍心里打的什么鬼主意?
對于安倍來說,突然拉攏中國,根本目的還是改善國內的反對聲,保住首相位子,以及繼續推進修憲大業。
明年9月,安倍將第三次參選自民黨總裁,12月眾議員任期屆滿。安倍計劃2020年施行新憲法,為此正討論在2018年下半年同時實施眾議院選舉和有關修憲的國民投票。影響安倍長期執政的事件一個接著一個。
二階俊博周邊的人表示,“要想修改憲法第9條,重要的是壓制以中國為中心的周邊各國的抗議”。還有觀點認為,對華關系的改善關系到安倍政權穩定。另一方面,支持安倍的保守層有很多聲音認為,不應采取對華示弱的態度。
不得不承認的是,兩國依然存在很多難以調和的分歧,而且,盡管安倍示好中國,目前也就是嘴上說說,還沒有具體落實在政策和行動中,照此次G20峰會的雙邊對話來看,安倍政府對“一帶一路”仍然存有猶豫,而亞投行更是沒有在此次對話中被提及。
今年是中日恢復邦交45周年,明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40周年。安倍企圖改善對華關系,我們當然樂于接受。《論語》有“聽其言,觀其行”之說,如果安倍真的有改善兩國關系的意愿,還需要展現出更多誠意。